兼职招聘   兼职城市  

全国 切换城市
新闻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: 兼职网网 > 兼职资讯 > 短视频兼职

张一鸣首次回应为什么做社交:抖音链接被微信屏蔽

作者:兼职网 时间:2019-03-15
3月12日,在字节跳动七周年庆典上,张一鸣首次回应了为什么涉足社交。张一鸣说,抖音App内收到了20万用户关于链接被微信屏蔽的吐槽,为了解决这个为题,多闪应运而生。

3月12日,在字节跳动七周年庆典上,张一鸣首次回应了为什么涉足社交。张一鸣说,抖音App内收到了20万用户关于链接被微信屏蔽的吐槽,为了解决这个为题,多闪应运而生。有人问张一鸣,对多闪有没有预期,他的回答是,对多闪的预期就是没有预期,预期是不断想,不断试,想办法突破。


在演讲中,张一鸣回忆了最初在一个小小民宅里开始创业的经历,他说那时每天都充满希望,虽然没有发生跌宕起伏的曲折情节,但仍旧有不少事情可以分享,于是他的演讲中讲了五个故事。


一提起“今日头条”,无人不知,但提到“字节跳动”,依旧有人觉得陌生,但这个名字却隐含了张一鸣的国际化野心。早在2012年,张一鸣就跟团队开始讨论国际化的问题,取“字节跳动”这个名字的时候,也想好了英文名“ByteDance”。张一鸣说那个时候同事中没有几个人出过国,但他们觉得移动互联网给的机会全球都存在。


张一鸣在演讲中还提到了一件让他很生气的事情。他看到字节跳动的招聘PM的JD(岗位介绍)有一条写的是“有五年以上互联网产品经验,具有日活千万量级以上的产品规划和产品迭代实施经验”,这让他很生气。张一鸣跟HR说,按照这个要求,陈林、张楠,公司的一大批PM都进不来,“连我自己都进不来。别说千万DAU产品了,他们加入前,连百万,甚至十万DAU的产品也没做过。”张一鸣说这样写这样的JD很容易,但本质上是偷懒,要发现人的特质才是困难的,不管是做什么,要一直保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心态。


也是在这次庆典上,张一鸣首次用“浪漫”形容字节跳动,在他眼中字节跳动是一家务实浪漫的公司,体现在产品上,有同理心是务实,有想象力是浪漫。“同理心是地基,想象力是天空,中间是逻辑和工具。”


在创业早期,张一鸣曾做过一个比喻,“创业就像一段旅程,我们一起去看最美好的风景,不要在半途逗留徘徊,不走巧径误入歧途”,当天他又加了半句话“,希望能跟大家这一群既务实又浪漫的人,一起去看最好的风景”。在演讲中,他提到自己看到一个小男孩奔跑的视频的感受,他说当时的感觉是,“全力奔跑就是我们的浪漫”。


同时,张一鸣也承认,现在还有一些产品不够好,欢迎积极吐槽提建议,但是动不动就说“凉凉”是很势利的。“什么是势利,势利就是只对表面现状的附和,不能超越现在,去想象还未发生的事情。我们要吸收真正有价值的吐槽,在重要的事情,正确的方向上要有旺盛的热情、大胆的想象力、坚韧不拔的意志,踏实去尝试,大力出奇迹。”


以下为张一鸣演讲全文:


欢迎来自各个国家的同事聚在这个小小的报告厅里,进行我们的年会活动。2018年,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,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,很多同学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。谢谢大家!过去的一年,不仅对我们公司而言,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,对整个行业,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是。2015年,我们在冲绳办年会,主题叫“巨变的时代”。当时我们感受到不断发展的科技,会对社会和世界带来很大的改变,但我们没有预料到科技带来巨大改变的时候,也引起了巨大的反作用力,科技公司也会在这个过程中,经历很多挑战。

 

过去,我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公司业务,行业格局,这些我今天都不想再说了。为了准备今天的分享,昨天晚上,我去了一个地方找灵感,也带大家去看看。

 

还是勾起挺多回忆的。过去有很多采访,经常问我创业是否艰辛。我觉得并没有。虽然挤在一个小小的民宅里,家具简单,但是我们印象中,当时的日子都是挺快乐的,是一个新的开始,每天都充满希望,最关键是在创造有价值的事情。即便并没有住在地下室里的艰辛,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,但还是想起不少事情值得和大家分享。所以我今天主要讲几个故事。

 

空间有形,梦想无限

 

大家都知道,我们拿到第一笔融资,是在这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。其实还有两笔融资也是发生在这个房子里。公司创立半年左右,一个来北京旅游的美国创业者,经过朋友介绍来公司参观,聊了很多产品技术。他很惊讶,说这间公寓里团队的技术是跟硅谷接轨的,他能不能做一笔投资?后来他就成了我们的投资人。


在12年底,就在锦秋家园里,我们开始讨论国际化的事情。我们在取“字节跳动”这个名字的时候,也想好了ByteDance这个英文名。那时候,同事中也没几个人出过国。但我们觉得,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机会在全球都存在。

 

过去这些年,我们一直在讨论国际化。去年,我们说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。有个同事很积极,有一天跟我说下周要去印度调研。过了几天,我问他你在哪个城市,德里还是班加罗尔,他说还在知春路……他在印度过海关的时候被拦住了。我说为什么?他说他拿的证件不行。我说你拿的什么证件?他说APEC证。他拿着一张环太平洋组织的证件,去了印度洋的国家。他说,上面写着印度啊。我找了好久,看到一个缩写IDN,这是印尼好么。

 

当然这并不能阻碍他去印度的热情,隔了一个礼拜,他还是踏上了印度的土地。他还在抖音里发了小视频,坐在“突突车”上,长途跋涉了两次总算入关了,感觉还挺欢快的。这位同学在印度做了很多行业的分析和调研,还招了很多的候选人,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,毕竟英语也不是很好。于是我就想到了唐僧西天取经。这位同事是谁,我就不说了,大家就当他是唐僧吧,反正取到了真经。

 

我是想说,很多时候,尽管条件是有限的,不管是办公空间小,还是语言不通,但梦想依旧可以很广阔,可以追求创造非常大的事情。我曾经在一个工地上看过这句话,空间有形,梦想无限,我觉得特别契合。

 

我前两天,翻了下我的微博,发现一条私信。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最早做推荐引擎的故事。2012年底,头条App发布后不久,某晚在锦秋家园6楼办公室,我叫上所有的PM和RD开会。核心议题:要做一个信息平台,看来势必要把个性化推荐引擎做好。我们现在启动不启动这个事情?当时非常多的人担心我们没有“基因”和能力,纷纷表示担心。我说,推荐我们不会,但可以学啊。于是我找到了《推荐系统实践》这本书的作者,问他要一本电子版看看。他说书还没出版,不肯给我,严重耽误了我们公司推荐能力的进度。我只能网上找资料,自己想象着写出了第一版的推荐引擎。现在他已经加入我们公司。

 

在当时,做推荐引擎对创业公司来说,难度还是很高的,那时候有很多人在做类似的App,有些人是靠不可扩展地运营,有的人尝试通过简单的定制实现个性化,真正下决心做推荐引擎的公司很少,失败的很多。

 

但我们觉得,如果不解决个性化的问题,我们的产品只是做些微创新,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,但不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,不能真正的创造价值。在任何时候,我们都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 

说起移动互联网,当时整个行业是对移动互联网广告也是没有信心的。觉得屏幕很小,并不适合放广告。当时广告形态都是banner、积分墙之类的,转化效率很低,用户体验也很不好。

 

但我问张利东,他却说特有信心,我问他为啥,他说因为用户反馈邮件箱里经常有人说想来打广告。虽然这些用户可能单笔广告费不会超过5千块。我们认真思考了下,觉得个性化推荐信息流广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我们得找个广告主,验证一下。2013年9月,利东终于找来了一单生意,国美的北太平庄店。那时候,我们还没有广告系统呢。那怎么办?我们在信息流直接编码(hardcode),把广告的素材数据和地理位置范围投放硬编码写到了业务代码里面。为了证明广告有效,我们还设计了闭环:刷到广告后,点击收藏文章,拿着文章,到这家国美店买满200元东西,就送食用油。

 

刚开始,我们把推荐半径设为3公里,结果一个上午过去了,没有用户去,我们就把半径扩大到10公里,有十几个用户,又继续扩大,最后辐射范围最北到了北五环,最南到了南二环,来了一百多个人,终于把礼品送出去了。尽管效果很难说算好,我们还是非常兴奋,好歹实现了移动互联网定向闭环LBS广告啊。

 

让我想起了《史蒂夫·乔布斯传》里提到,17岁生日的时候,乔布斯爸爸送给他一辆车,接下来一段话都在描述那个车有多破,但最后乔布斯说:but still it is a car。这就是我对我们第一个信息流个性化推荐广告的感受。

 

保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心态

 

我们的头条寻人,现在已经找到8521个人了。平均每天弹窗80+例寻人启事,最多一天找到了29名走失者。

 

做这件事,我们也有过很多讨论。大家可能都见过404寻人,很多公司做过,在一个根本打不开的页面上,放上寻人启事,用户看到的时候,小孩可能都走失一个月了,而且也不在同一个城市。咱们公司也有同事很早就提议要这么做,但我坚决反对。这个方法,根本找不到人,都是噱头,不如不做。如果我们要做,就认真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 

到了2016年初,我们的用户已经达到一定密度,我们又重新讨论,有没有可能,从LBS广告到LBS寻人。在燕郊有了第一例成功案例后,我们认真仔细地做了测算,找到一个人要用多少成本,1亿DAU的时候,是不是就能大规模的解决需求了,我们有没有机会和能力承担全中国的寻人信息。到如今,头条寻人已经是最有效而且找到人数最多的平台了。后来,我发现美国有一个系统叫AMBER Alert,跟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系统很相似。希望我们所有的公益项目都认真追求可持续、大范围、高效率,不要做表面工作。

 

前段时间,我们启用了一个新办公地点紫金数码,装修问题在头条圈被广泛讨论,很多同事吐槽办公室气味不好。我们因为团队成长太快,老是要搬新办公室,所以一直有这个问题。我也问房产的团队,为什么不能解决。他们说,按照最高标准测试,也绝不超标。我们确实尝试了各种办法,但这是一个行业难题。有些公司的做法,是多摆点绿植,但其实只是心理安慰作用。

 

那我就说,我们真的尝试世界上最有效的办法了吗?有没有可能介入生产环节,有没有可能联系材料专家,从工艺和流程入手,彻底解决问题。虽然很难,也许不能在一个月,一个季度搞定,甚至一年内,都解决不了,我们还要想办法去尝试,希望明年,我们在这方面能有有突破。不仅帮几万员工解决搬家时会遇到的空气质量问题,可能还是很好的商业机会。

 

有一天我看到咱们HR写的招聘PM的JD,特别生气。有一条写着:有五年以上互联网产品经验,具有日活千万量级以上的产品规划和产品迭代实施经验。我跟这个HR说,按照这个要求,陈林、张楠,我们公司一大批PM,一个都进不来,连我自己都进不来。别说千万DAU产品了,他们加入前,连百万,甚至十万DAU的产品也没做过。

 

很多同事加入我们公司的时候并没有光鲜的背景或者很好的履历,公司的产品经理,有设计背景的、运营背景的,还有代码写不好的工程师转岗的。也许有人倾向于招背景光鲜的男神女神,但咱们更爱朴素的“小鲜肉”。我们招人一直秉承的观念,是找到最合适的人,特质是不是真正契合,关注人的基本面。学校、相关经历、title都没那么重要。写这样的JD很容易,本质上是偷懒,要发现人的特质才是困难的。

 

也许暂时做不到最好,但要一直保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心态。不管是做公益、搞装修还是招人。

 

动不动就说“凉凉”是很势利的

 

头条号现在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了,从图文视频问答,到直播支持扶贫,成为移动互联网上非常重要的内容生态。2014年,我们决定做头条号平台的时候,进展是非常缓慢的。产品非常简陋,邀请作者非常困难。当时头条号产品和运营在本职工作以外,每周都需要邀请作者入驻,在微博私信和微信公众号后台给创作者留言,从“智能推荐是什么”、“今日头条是什么”开始解释,经常找几百个人才有几个愿意入驻。内部也产生很多质疑,疑问我们能不能做起来。但我们还是觉得这对构建平台的内容生态非常重要,我印象中陈林特别坚持。在这种情况下,公司发动全体员工邀请创作者入驻,很多同事就从邀请自己身边的自媒体朋友开始,所有同事都兼任头条号作者的客服,答疑解惑,在内部沟通解决各类问题。

 

回头看,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很多方法并不好,但是很努力、很专注,大力出奇迹。

 

短视频业务也经历过一些曲折。2015年年初冲绳年会的时候,我叫大家到一个居酒屋,第二次讨论做不做短视频。第一次是2014年,但当时整条知春路地铁上都是腾讯微视的广告,微博的秒拍也在全力推广,我们心里有犹豫。加上经历了很多风波,精力上顾不上来。到年底美拍、快手已经起来了,我们感觉已经错过了。

 

16年底,我们又重新讨论,觉得还是不能放弃,这会是一件给世界带来很多改变的事情,我们还是要大力尝试,不仅要做,还要做两款,不仅在国内做,还要在海外做,不仅要在海外做,还要做好并购。

 

后来我们真的收购了Flipagram,17年春节,我突然告诉团队我们要去洛杉矶做整合工作,团队个个面露难色,因为以前出国都很少,一致表示心虚。现在,公司已经有多个产品在许多国家取得进展了。

 


照片里这个会议室,就是我们第一次去Flipagram的时候的办公室。去年,我还硬着头皮在LA做了一次CEO面对面。后来,看到有当地媒体说,我用halting English——“蹩脚”的英语——做了一次演讲。

 

讲这两个故事,是想跟大家说,做很多事情,初始都是很困难的,要调动资源全力以赴尝试很多次,才可能取得进展。现在,我们也有一些产品还不够好,我们欢迎积极吐槽提建议,但不要那么容易放弃希望。我的分享就到这里。有一天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,一个小男孩在欢快地奔跑。我当时有种感觉,其实全力奔跑就是我们的浪漫,running together,谢谢大家!

上一篇: 必须警惕的6种职场“穷人思维” 下一篇: 保护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,最高法发布两批13个典型案例

最新评论

Copyright © 2018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

赣ICP备19007445号-2 兼职网(www.0010jz.com)